三年亏损超13亿元,去年营收增速大降,纵目科技转战港股IPO
创始人
2024-04-01 14:32:20
0

原标题:三年亏损超13亿元,去年营收增速大降,纵目科技转战港股IPO

港股IPO,从去年开始成为中国汽车智能化软硬件供应商的优先选择。尤其是当下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处于有营收,但亏损持续的状况。

本周,纵目科技披露港股上市材料,此前该公司在去年9月宣布终止上交所科创板IPO。按照此前科创板IPO计划,纵目科技原计划募资20亿元,最近一轮融资投前估值80亿元。

文中图表来自纵目科技港股申报材料(下同)

根据最新提交的财报数据,2023年纵目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同比上年仅增长6.18%,而2022年同期营收同比增速高达108.44%。从实际交付量产项目来看,业务主要围绕全景环视与泊车。

以纵目科技的主营业务自动泊车(域控制器及配套传感器)为例,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标配自动泊车新车交付350.48万辆,同比增长22.10%。

企业与行业数据的反差,意味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比如,项目开发费及定点价格下滑);同时,不同车企、车型的交付量也存在较大的变化。

「这个行业,大家现在大部分都是在亏本做生意;有些方案为了拿到定点,报价甚至连BOM成本都不够。」业内人士坦言,你不卷,有的是同行接手。而接了项目,就意味着要加大研发投入,盲目扩张风险巨大。

在净利润方面,经调整后,2023年纵目科技亏损5.16亿元,相比上一年度继续扩大约8个百分点,近三年累计亏损13.75亿元。

对于亏损,材料指出,智能驾驶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原材料和硬件元件采购产生了大量采购成本(比如,此前因芯片短缺造成的存货贬值)以及持续的大量研发费用。

此外,由于公司业务扩张, 成本及开支增加,以及在研发方面的持续投资,所以可能于短期内继续亏损。如果无法产生足够的收入并有效管理开支,可能会继续遭受重大亏损并可能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

申报资料显示,纵目科技主要提供集成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包括嵌入软件的域控制器、传感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以及自动驾驶相关的研发服务。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福建厦门和浙江湖州建立两个生产基地。此外,正于浙江东阳建立第三家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

在客户分布方面,公司近三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72.5% 、88.7%及93.0%,进一步凸显客户集中度风险。

为此,材料指出,现有OEM客户可能会开发自有解决方案或选择竞争对手的产品方案,这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纵目科技分别获得22 个、12个及17个前装项目定点,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有50款车型,并与16家OEM实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量产。

不过,材料也特别指出定点的不确定性。比如,公司通常会收到OEM对与定点相关车型的预期产量的初步估计,但实际交付可能会大幅高于或低于最初的估计,增加了收入的不确定性。

此外,OEM可能会延迟或取消与定点相关新车车型的开发,这可能导致进程延长,或甚至放弃若干车型量产。因此,获得定点并不能保证收入。

在业务毛利率方面,2023年纵目科技首次(2021年以来)实现毛利率转正(3.5%);不过,这个数字相比于国内智能驾驶龙头企业—德赛西威,还有较大的差距。

公开信息显示,德赛西威的智能驾驶业务主要涉及域控制器、配套传感器以及解决方案。同时,两家公司在自动泊车市场是直接竞争对手。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财报,去年德赛西威实现智能驾驶业务营收44.85亿元,同比增长74.43%;业务毛利率为16.22%。从数据对比来看,也进一步凸显市场的两极分化。

在市场环境波动、竞争加剧的多重压力下,德赛西威连续四年实现营业收入双位数增长。继2022年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之后,2023年度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19.08亿元。

此外,随着行泊、舱泊、舱驾等跨域融合方案的加速推进,对于企业的持续研发投入,尤其是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卡位,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必然会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在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总裁王伟良看来,在智能化全域产品线的布局和规模化交付,也是创新的基石。

今年初,博世在CES展上就是主推单芯片多域融合产品,基于Snapdragon Ride™ Flex SoC打造。而入门和中端级别车型在内的细分市场,也将是这款产品的目标之一。

此外,去年的上海车展期间,博世和车联天下联合发布基于高通8295芯片打造的高阶智能座舱方案,支持“舱泊一体”的跨域功能。而此前,两家公司在智能座舱域控市场收获颇丰。

同时,包括采埃孚、安波福等传统外资Tier1,以及德赛西威、亿咖通等本土头部Tier1也都在强势布局行泊、舱驾一体市场。

由于短期开发的高门槛,在跨域融合的架构下,传统Tier1巨头,甚至是车企(外包代工)将拿走整套系统中价值最高的域控制器部分。

比如,在研发投入方面,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纵目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2.73亿元、3.35亿元及3.69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研发团队有524人,占员工总数的58.2%。

而根据上一次IPO材料,截至2022年3月31日,纵目科技的研发人员为517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例为61.92%。从人数变化来看,并不大。

相比而言,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代表,2023年德赛西威研发投入约20.29亿元,占营收9.26%;研发人数达到3886人,同比增长11.22%。

正如纵目科技在IPO材料中所言,未来,行业竞争将持续加剧。“我们面临来自现有竞争对手和市场新进入者的竞争。”其中,还包括已经进入或计划进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的知名科技公司和OEM。

材料特别指出,目前使用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客户可能会决定内部自研替代产品方案;此外,竞争加剧可能产生定价压力并导致利润率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丧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原创 湖... 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哪个实力更强,取决于股权背景,资产规模,业务机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网点覆盖,战...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