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印度被“抢”,丧失控制权,交出过半身家,中企败走已成定局
创始人
2024-03-25 18:54:57
0

原标题:上汽印度被“抢”,丧失控制权,交出过半身家,中企败走已成定局

#鲲鹏计划#

印度摊牌了,要求中国企业,必须聘请印度裔担任企业CEO,推行印度本土经销商销售渠道,将位于中国的产业链全部转移到印度,不照做就罚款,很明显,印度已经开始明抢了。

除了中国手机企业,我国的汽车厂商也没能幸免,上汽MG印度公司的股权,终究还是被印度抢走了,印度这是要“通杀”在印度的中企吗?中企在印度怎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呢?

抢走中企控股权

关于印度强制上汽转让股权之事,近期已得到证实,上汽公司欲由原先的完全中国独资企业转变为中印合资企业,其中JSW集团将获得控股权的51%。

如今事态已渐清晰,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JSW集团已正式宣布与上汽开展合作,将组建一家15亿美元的合资企业,旨在于印度生产和销售知名品牌MG的电动汽车。

大家要知道,上汽印度MG最初的估值已经达到了接近100亿美元,而今被区区15亿搞定,实在令人唏嘘。

这也标志着上汽对MG印度的掌控权被剥离,该公司已由印度本地企业家完全接手。

更为影响深远影响是,上汽除了单纯的合资外,还要为支持印度构建产业链并开展本土研发。

公司承诺将在2030年使MG印度在印度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由2%增至33%,同时预计当年累计销售电动乘用车超过百万台。

此外,上汽同意向印度再次注资6亿美元以支持其新建第二座工厂的计划。

作为印度最大的钢铁企业,JSW集团在此前从未涉足过汽车行业,新合资企业将直接使用上汽印度的名爵生产线。

这意味着,印度政府通过强制收购,成功获取了名爵印度的所有权以及生产线。

在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印度总理莫迪是下了“决心”了,即便是通过耍赖,他也要完成印度电动化汽车的国际化。

因为印度在这方面面临的问题,和中国如出一辙,人口众多、石油资源匮乏,但是水能风能相对丰富,电不是问题。

另外,印度也有自己的野心,企图成为“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所以他致力于让印度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制造中心。

为此,印度政府开放了进口电动汽车市场,并适度降低进口税率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设厂。

同样,莫迪也曾多次试图邀请特斯拉前往印度设厂,可惜马斯克始终无动于衷,并选择了更为稳妥的中国和墨西哥。

除了上汽外,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仍在观望之中,暂时不愿贸然进入此领域。

事实上,尽管比亚迪在印度设有工厂,但其主要业务仍限于电动大巴的生产,同时该工厂仅仅具备组装能力,大部分零部件需要依赖外部进口。

印度政府对此采取的对策之一便是对源头厂家实施惩罚性关税,从而使得比亚迪不得不审慎考虑潜在投资者。

不久之前,印度按照新的税收法规对比亚迪进行行政处罚,处罚金额超出6360万元,令后者进退两难,原本计划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兴建工厂的计划亦被迫提前终止。

退出印度是最好选择?

既然是这样,那么中企到底应该撤出印度吗?不撤出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印度有利可图。

毕竟印度有14亿人口,而且还在继续增长,现在的印度发展水平好似20年前的中国,所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正因为如此,有很多人认为不应该退出印度,但中印却始终存在着地缘矛盾,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如何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就拿中国企业在印度的遭遇分析,看看中企撤离是否是更好的选择?

关于应否撤出印度市场,中国手机行业内人士可谓莫衷一是,而后,在逐渐加重的打压之下,对于既有的预期,人们似乎需要重新审视。

据印度《经济时报》披露,尽管小米印度公司已委任印度籍人士管理,然而,印度并不满意,依然扬言实权仍然掌握在中国管理层手中。

鉴于印度当局压力日益加大,中国企业不免陷入两难境地,面临极大风险,之前vivo及OPPO在印度各州所运营的分销公司皆由中国人掌控。

然而,自去年以来,vivo已在新德里、旁遮普邦以及哈里亚纳邦寻求与印度企业建立代理关系,使用印度本土的代理商。

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即将失去渠道主导权,从而进一步削弱其在手机销售市场的话语权。

此外,如若中国企业再次妥协至与印度本土代工厂合作生产的地步,把产业链搬迁至印度,那我们在印度投建的生产线就形同虚设,最终还是会以低价转让给印度人。

因为印度这样操作,中企几乎丧失了从原来采购、仓储运输、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终端零售等几乎所有制造业核心环节。

中企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完全沦为印度企业,赚的那点利润,随刻可能会因为地缘问题和其他借口被印度没收,可谓是给印度工业化做嫁衣。

同时,这种合作模式无疑将使印度代工厂获取更多专利技术,甚至有可能导致部分关键产业链配套的进一步迁移。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进步一退让,无疑会使印度得寸进尺,挑战和不断触及我们的底线。

印度在外资打压方面素以强硬著称,对其国内要求似未引起足够重视,在此经营,安全风险不可忽视,中国企业进军印度的战略目标已然受挫。

展望将来,随着中印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升级,预计印度对中资企业的敌意将愈演愈烈。

同时,考虑到印度人口数量已超越中国,更需强劲的工业体系来吸收本土劳动力,这无疑将加剧两国在诸众多制造业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中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实现印度这一目标的手段,或许,再过十年将迎来被全面替换的命运。

所以,中企在印度的日子,会越来越艰苦,除非像上汽MG这样,把控股权让给印度,但是如果把产业链都搬去印度,这相当于把核心科技拱手相让,这等于帮助自己树立竞争对手。

甚至美国转移到印度的,都是人员密集型或者被中国攻克的技术的低端制造业代工,我们有什么理由把自己的核心技术让给印度,难道真的要为那点短期利益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原创 湖... 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哪个实力更强,取决于股权背景,资产规模,业务机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网点覆盖,战...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