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西安课题:2024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诉讼清收、批量转让、抵债处置、风险识别与控制等重点难点问题以新法律、法规、监管制度实施背景下解析
4月份杭州课题:关于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控制与应对高级研修班
3月19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披露,杭州银行舟山分行因“对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的业务管理不审慎;个贷管理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资产项目建设”违法违规行为被罚100万元。
据国家金融监总局网站显示,银行机构涉及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业务管理导致违反审慎经营被罚,目前还属于首例。
01/
仅此一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杭州银行舟山分行此次被罚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对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的业务管理不审慎;二是个贷管理不审慎;三是将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资产项目建设。这三项违规行为反映出杭州银行在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过程中存在管理漏洞,将资金挪作他用,违反了审慎经营的基本原则。
浙江金融监总局舟山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八条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罚,对杭州银行舟山分行罚款100万元,对时任杭州银行舟山定海城关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客户经理徐丰处以警告。
国家金融监总局网站显示,这已是杭州银行今年收到的第二张罚单。今年1月9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开年“1号罚单”正是给到杭州银行,处罚依据同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及相关审慎经营规则”。
据统计,仅2022年一年,杭州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就收到了6张罚单,罚没金额高达1135万元,同比增长129.29%。而在2023年7月,杭州银行又因基金销售业务问题被浙江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频繁出现的违规事件,暴露出杭州银行在合规管理方面的短板。
工商信息及官网显示,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注册资本59.3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宋剑斌,杭州市财政局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11.86%。
业绩方面,杭州银行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350.16亿元,同比增长6.33%;对应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83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3.15%。
截至2023年末,杭州银行总资产达1.84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3.91%。其中,贷款总额为8070.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95%;负债总额为1.73万亿元,较22年末增长13.97%。其中,存款总额为1.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3%。
同期,杭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6%,较上年末减少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561.42%,较2022年末减少3.68个百分点。
02/
监管收紧
杭州银行舟山分行此次被罚案由涉及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业务管理不善,导致违反审慎经营规则问题。从国家金融监总局网站知悉,上述案由在银行机构涉此被罚案例颇为罕见,目前监管网站也仅披露此一例。
据了解,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办理融资租赁业务。但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的方式介入融资租赁业务,借助租赁公司平台强化在产业链条中的竞争优势。
然而,一些商业银行与融资租赁公司的合作逐渐走向"灰色地带"。比如违规将流动贷款资金挪用于合作租赁公司的租赁物建设;还有银行以融资租赁为名,违规开展类信贷业务,甚至参与到了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违规置换隐性债务等活动中。这些行为不仅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也对金融市场秩序造成了扰乱。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通过金租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开展有关融资租赁业务也已是常态。据华福证券统计,截至2023年3月,我国银行系金租公司已达43 家。另据中国租赁联盟、远东资信发布数据,截至2023年9月末,国内租赁行业合同余额达5.76万亿元。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监管发布多项政策,要求融资租赁公司实质性限制平台融资,明确回归融物本质。
2022年11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合规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就融资租赁业务合规性问题组织各银保监局开展专项现场检查,着力整治金融租赁公司以融物为名违规开展业务,防止租赁业务异化为“类信贷”工具。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引导金融租赁公司回归“融资融物”的经营模式。
去年12月底,联合资信发布行业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发布的《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设置的三年过渡期已到,但仍有部分融资租赁公司因业务定位等原因无法满足监管指标。
该机构表示,基于融资租赁行业整体监管趋严的态势以及明确要求融资租赁行业进一步回归本源,未来,融资租赁公司的监管要求可能会参考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要求。
发表-信贷风险管理培训中心:仝金贝
4月份课题推荐:
《今日农信人》
金融人专注风险研究|尽职调查-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