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造车新势力大败退
创始人
2024-02-21 11:18:13
0

原标题:海外造车新势力大败退

曾被誉为「特斯拉」最大对手的美国造车新势力Fisker,最近日子不太好过,收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不合规通知,其股价已连续3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低于1美元/股。

按照纽约交易所的规定,若接下来6个月缓冲期内,Fisker交易日股价均低于每股1美元,将会被强制退市。美国股票行业,每股低于1美元的股票基本无法引起炒股人士和投资者的注意,那么Fisker很可能只有最后一条路能走——反向股权分割(合股)。

反向股权分割即将若干股票合为1股,便可提高每股价值,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减少,但总价值并未减少。每合股一次,便可续命6个月,法拉第未来便是采用反向股权分割方案,才能坚持到现在。

只是对Fisker来说,反向股权分割所能做的,可能也只有续命了。而且不仅是Fisker,绝大多数海外新势力,都面临同样的窘境,部分车企已先于Fisker通过反向股权分割续命。

求生之路

新能源时代到来后,全球涌现了大量造车新势力,国人所熟知的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均诞生于2015年前后。一将功成万骨枯,能够坚持到最后的车企总归是少数,大多数新势力的命运注定是破产倒闭被收购,国内威马、汉腾、奇点等车企,均已倒下。

然而若与海外车企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国内新势力的「成活率」简直高出天际,海外新势力们「哀鸿遍野」。

美国电动卡车初创公司Nikola,曾经扬言要超越特斯拉,上市之初市值一度突破300亿美元,比福特和通用两大汽车巨头更高,结果如今市值仅有8.75亿美元,市值暴跌超过97%。去年第二季度,Nikola汽车销量仅31辆,平均每个月交付10辆。

收到退市警告后,Nikola不得不选择反向股权分割,以避免被强行退市。但如今Nikola的股价仅为0.737美元/股,或许不久后又要反向股权分割一次,再度续命。

专注于高端市场的新势力Lucid,情况稍微好一点点,2023年累计交付6001辆汽车,同比增长37%,目前股票也稳定在3.710美元/股,没有退市风险。但考虑到今年是2024年,不是2014年,这点销量哪里够看?2月16日,Lucid宣布旗下几款产品集体降价,而且降幅均在5万元人民币左右,希望借此吸引消费者。

可以说Lucid情况稍好,但也到了降价求生阶段,之前为了减少支出,该公司已多次裁员,可节流只能减少亏损,唯有开源才能向前发展。

当初海外红极一时的新势力中, 只有Rivian日子舒坦一些,至少目前股票高达16.305美元/股。不过一周前巴克莱银行发布公告称,将Rivian股价预期调整至9美元/股,看来投资者也不看好Rivian未来的发展。

好消息是,去年第三季度Rivian净亏损仅为13.7亿美元,亏损同比下降20%,而且第三季度产量超出预期,预计2023年全年交付量可达5.4万辆,比原定目标高2000辆。

说完了美国的造车新势力,再来谈谈一度市值高达86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五大车企的越南新势力VinFast。如今股票下降至5.460美元/股,市值也下降到127.64亿美元,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22年全年销量仅2.2万辆。

欧洲新势力的情况比美国新势力更差,荷兰的lightyear宣布太阳能汽车停产,负责生产的子公司破产倒闭;英国Arrival裁员50%,CEO跑路;德国的Sono Motors放弃太阳能汽车研发,裁员73%。欧洲新势力偏爱太阳能汽车,但太阳能充电的功率只能说聊胜于无、徒增成本。

除了特斯拉,海外新势力们表现普遍不佳,并不完全是车企的问题,没有适合新能源汽车生长的土壤也是主要原因。2023年,Fisker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决定向最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中国进军,可惜留给Fisker的时间不多了。

生机一线

海外新势力们集体濒临破产,自身与市场都存在问题。

国内新势力诞生后,部分车企冲击高端,如高合汽车,直接面向50万元以上市场,部分选择中高端,如理想、问界,还有一部分则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如零跑、哪吒。上述海外新势力,美国的也好,越南的也好,全部定位高端。

买得起豪车的消费者始终是少数,集体冲击高端,产品无法走量,又如何平摊成本扭亏为盈呢?而且新势力的产品质量也有缺陷,降价后依然50万元起步的Lucid Air,居然存在后排座椅加热温度过高碳化问题,因可能将乘客烧伤被迫召回产品。

海外新势力普遍冲击高端,或许并不是他们不想做低端车,而是环境所致,简单来说就是成本降不下来。

为什么蔚小理可以顺利发展起来,为什么特斯拉进入中国后迅速起死回生?秘诀就在于中国市场的独特情况。

再厉害的车企也不可能独自生产所有零部件,能够做好整合商也不容易,美国去工业化后,汽车许多零部件需要采购,而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各类产品非常丰富,能够满足车企各种需求,生产成本天然比海外市场低。再加上完善的基建与便利的交通,运输成本相对较低,非常适合新能源汽车生产。

特斯拉、大众、丰田等全球各大车企,均在国内设有工厂,生产新能源汽车出口到海外。之前德国经销商便从中国进口ID.6运送到德国买,哪怕加上各种税务,利润依然高于本土向大众进车。

更关键的是,中国已连续15年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每年三分之一新车在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领域,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 2023 年 1-12 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乘用车 63.5%,其中12月占比高达68%。

占全球约17.85%的人口,购买了全球60%以上新能源汽车,可见国人对于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之高,而且国内高消费群体数量多,能够撑得起豪车市场。

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低,拥有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说中国是全球最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并不夸张。当初特斯拉量产成难题,处于破产边缘,也是中国取消合资比例要求,帮助特斯拉在上海建厂,迅速拉升产能,特斯拉才得以成为全球市值最高车企。

海外新势力们情况堪忧,仅存的生机,或许就在中国。

快到中国来

2023年,Fisker创始人亨利克·菲斯克(Henrik Fisker)带着一众高管拜访中国,还特地前往上海临港新区走访,并参加了座谈峰会。要知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在临港新区,Fisker目的不言而喻。

去年6月,Fisker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小通认为,Fisker很可能计划采用类似特斯拉的方案,在上海建设独资工厂,将汽车的生产、销售、售后等流程全部搬到中国。

遗憾的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车企财政不容乐观,汽车工厂建设、引进生产设备、招募工人、销售渠道建设,都需要不少成本,Fisker大概率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他们迁往中国。

即便真的搬来中国,汽车顺利生产并销售,也不见得就能卖得出多少。国内汽车市场自主品牌份额屡创新高,2023年已达52%,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的对手仅有大众和特斯拉。中国汽车市场已不再是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甚至超越了日德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引得欧洲针对中国车企开展反垄断调查。

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也较为激烈,汽车价格一降再降,新一年刚刚开工,比亚迪就推出了7.98万元的秦PLUS DM-i荣耀版,五菱星光、长安起源等品牌也纷纷降价促销。海外新势力很难拿出诚意足够的价格,与国内车企竞争。

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较低的生产、销售成本,都令中国依然是目前最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这些海外造车新势力留在美国,大概率只能慢慢等死,前往中国,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原创 湖... 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哪个实力更强,取决于股权背景,资产规模,业务机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网点覆盖,战...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