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增加主要由翻台率提升及营运效率改善所致。”
作者:百合
编辑:tuya
2月20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6862.HK)发布正面盈利预告。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底捞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预计将不低于414亿元,增加比例不低于33%。
相较于2022年度16.4亿元净利润(剔除特海国际业务),海底捞2023年净利润将不低于44亿元,该增加主要由于海底捞餐厅的翻台率提升及营运效率改善所致。
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周兆呈表示,2024年公司将加强区域化布局,用更敏锐的触角去洞察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持续提升企业的精益管理水平,通过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强化与顾客的情感连接,给顾客带来更为立体和细腻的用餐体验。
公告显示,受汇率波动影响,海底捞于2023年上半年获得净汇兑收益约1.9亿元并于2023年下半年产生净汇兑损失。撇除汇兑收益及损失的影响,相较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2023年下半年净利润预期增加不低于10%。
公告显示,2019年海底捞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分别约249亿元及25.6亿元,相较于2019年业绩,2023年营收及净利润预期分别增加不低于66%及72%。海底捞称,该增加主要归因于海底捞餐厅网络的扩张。
促消费政策发力以及旅游市场复苏持续推动着餐饮市场的快速回升,海底捞在2023年的多个节假日期间迎来用餐高峰。其中,在五一假期前三天,海底捞在新晋热门旅游城市淄博接待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长高达4.7倍;端午假期客流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超40%,杭州、厦门、长沙等热门旅游城市部分海底捞门店日翻台次数超过了9次;从2023年9月29日到10月6日的8天假期里,海底捞门店接待顾客超1300万人次,日均到店客流同比2019年国庆期间增长超过70%。
为满足消费者味蕾游需求,海底捞不同区域门店上新了特色菜品,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体验。例如海南门店推出的“海鲜糟粕醋锅底”,北京、东北区域的酸菜白肉锅底,河南地区的胡辣汤,苏州地区的小龙虾炒饭等。据统计,2023年全年海底捞共推出了300余款新品。
2023年,海底捞从内到外迸发出十足的创新活力,除产品外,各种新业态、花式服务也在全国遍地开花。11月,山东青州门店店员为顾客表演“科目三”意外走红,海底捞再次因为花式服务“出圈”。受海底捞全国门店助推,“科目三”成为2023年冬天一道全民互动的文化景象,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输出。
此外,从太原门店开始的冰封玫瑰、无锡门店开始的洗头服务、杭州门店开始的打毛线体验等等,都备受消费者喜爱。校园店、露营店、牛肉工坊主题店以及羊肉工坊主题店等形式,也让消费者享受海底捞服务的同时,获得新鲜感和个性化体验。
除门店端外,海底捞社区营运从用户洞察出发,利用企业自身的创新机制和管理体系,在产品设置、场景打造、个性化服务等多方面打造外送新供给,形成了“海底捞欢乐宴”“海底捞火锅外送”“海底捞下饭火锅菜”的业务矩阵。伴随着海底捞社区营运的业务创新,“随时随地海底捞”的概念不断跨越边界。
下一篇:恒指、恒生科技指数均涨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