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中国证监会举办2024年首场新闻发布会,证监会三位司长就上市公司分红机制、IPO发行节奏、新股发行定价以及注册制下的投资端改革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回应。其中表示,自2023年9月起IPO核发批文及启动发行数量明显下降。
据交易所网站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月31日,A股IPO已过会未获批文企业共计190家。
为此,统计了A股IPO已过会但尚未获得批文的企业情况,以及今年A股IPO企业的上市速度。
已过会未获批文企业概况
据统计,截至2024年1月31日,A股IPO已过会未获批文企业共计190家。
1、近7成来自创业板,已过会未获批文企业数量最多
从190家过会未获批文企业拟上市板分布情况来看,创业板128家,占比67.37%;沪主板21家,占比11.05%;深主板15家,占比7.89%;北交所14家,占比7.37%;科创板12家,占比6.32%。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板已过会未获批文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近七成。
2、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粤苏浙企业最多
190家已过会未获批文的企业中,广东企业数量最多,有38家,占比20%;其次是江苏,有37家,占比19.47%;排在第三的是浙江,有29家,占比15.26%。
3、行业分布情况
190家已过会未获批文的企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数量最多,有35家,占比18.42%;其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有27家,占比14.21%;排在第三的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18家,占比9.47%。
4、从保荐机构情况来看
这190家已过会未获批文企业被45家保荐机构承担其IPO业务。从保荐机构的承揽项目数量来看,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信证券(27家);海通证券(15家);中信建投证券(13家);华泰联合证券(13家);民生证券(11家);中金公司(11家)。
各板块时间分布情况
1.创业板:平均等待310天(约10.3个月),最长等待946天
创业板128家已过会未获批文的企业中,有107家迟迟未向证监会提交注册;79.44%为2023年7月之前过会的企业。
其中,等待时间最长的为一通密封,其从2021年6月29日过会至今,已历时946天。
一通密封公司长期致力于为各类旋转设备(主要包括压缩机、泵和釜)提供流体密 封产品,主营业务是干气密封、机械密封、碳环密封及密封辅助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同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在线监测、故障诊断等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服务。
一通密封在2021年9月10日已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并收到证监会注册环节问询函。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并披露2000年时发生的民事诉讼各原告分别主张的权利,以及与后来相关主体主张的权利之间的关系,2000年发生的纠纷是否彻底解决完毕,后来是否发生新的纠纷,如有新纠纷,说明并披露新纠纷对应发行人产品的情况及对发行人的影响。大象君认为,商业秘密纠纷或成公司迟迟未等到IPO批文的最大障碍。
2.科创板:平均等待442.2天(约14.7个月),最长等待884天
科创板目前仅有12家企业过会未获批文,平均等待442.2天,最长884天。
2023年全年,上市委仅安排34家拟科创板IPO企业上会,其中过会的有30家。无论是从上会家数还是通过率,均远低于其余板块。
截至2024年1月31日,科创板已过会未获批文等待时间最长的企业为屹唐股份,其从2021年8月30日过会至今,已耗时884天。
公开资料显示,屹唐半导体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以中国、美国、德国三地为研发、制造基地,面向全球经营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所需晶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面向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厂商提供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在内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及配套工艺解决方案。
2021年9月,证监会对公司进行问询,主要围绕历史沿革、员工持股计划、共有专利、研发费用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展开。2018年至2021年1-6月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8亿元、15.74亿元、23.13亿元及14.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95.83万元、-8,813.98万元、2,476.16万元及9,519.93万元,业绩波动明显。
3.深主板、沪主板:平均等待134.6天(约4.5个月),最长等待265天
主板共有36家已过会未获批文的企业,全部为2023年5月之后过会企业。等待时间最长的为天和磁材,其从2023年5月11日过会,至今已有265天,目前处于提交注册阶段。
4.北交所:平均等待196.3天(约6.5个月),最长等待555天
北交所目前仅有14家企业过会未获批文,平均等待196.3天,最长555天,仅有有2家迟迟未向证监会提交注册。
总结及建议
2024年1月12日,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谈及下一步IPO节奏把控时,司长严伯进表示,证监会和交易所将继续把好IPO入口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做好逆周期调节工作,更好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
企业通过注册阶段后,则将进入发行环节,若彼时披露资料中相关重要风险提示不全面、不到位,则不利于投资者对相关风险的把控,因此,全面注册制下,企业应加强对信息披露的重视,确保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从企业自身角度而言,在IPO审核趋严、证监会核发批文节奏明显放缓的情况下,想要顺利入局,还需修炼好内功,提升整体实力。
本文来自大象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