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心酸,叫论文排队遭遇IF大跌;有一种喜悦,叫期刊暗自努力默默涨分。
每年六月份,开盲盒式的查看IF更新,有的期刊在短短几年就能从默默无闻跃升至IF高分,而有些期刊则是一降再降,股票似的波动,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图源:卡卡西
变动是常事,不求上升,只保佑不降。在今年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影响因子TOP100中,有75个期刊影响因子下降,18个期刊影响因子上升。
从网友的分享来看,可以说是两个极端。
“运气爆棚”学术选手有:
有人正好碰上涨分升区,拿奖毕业找工作都用上了。
有人精准卡到“黑马”。
一时之间不知道该羡慕谁。
图源:马喽喽喽
今年中国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期刊在近5年也是变化不断,Cell Discovery 2018年影响因子4.6,可谁能想到2021年能达到38.079呢?
看完发出羡慕的尖叫声,别家期刊IF大涨,自家纹丝不动,甚至往下降:
降分看来已经不算什么,有人是降区又降分。投稿阶段遇上3个SCI期刊降区、分数暴跌,已经快没法用“惨”来形容了。
当然,论文发出去了,也逃不掉,每次拿出来看看都是会心脏骤停的程度。
工作、毕业是一个都逃不掉。
人家的喜,千篇一律;咱们的悲,各有各的不同。
有人奖励直接砍半,真是怎么倒霉怎么来啊。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三大顶刊也是处在不断波动当中。Nature 从2020年的 49.962 升至 69.504,又降到 64.8;Science 从2020年 47.728 升至 63.714 后又跌破 60;Cell 从2020年 41.584 升至 66.850,又降到 64.5。
实力和运气是缺一不可啊!
从近期科睿唯安更新的Web of Science核心期刊目录中,可以发现有1本SCI期刊被剔除,4本ESCI期刊升级为SCI期刊。
投稿阶段降分还好,要碰上剔除、降区,那真是要了老命了。
再遇上涨分膨胀的期刊,这可真是今天的我你爱搭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看准下手,说不定就选出一匹“黑马”来。
一年更新一次,一次看一年,捂着页面猜结果,体验心脏骤停的感觉,简直是和股票一样刺激甚至更胜一筹嘞。
除此以外,今天塔子也给大家推荐两本期刊:
环境学类,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IF=11.4),创刊于1967年。该期刊近五年的影响因子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的状态,当前的最新影响因子是11.4。中科院分区1区TOP,大类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小类为环境科学;JCR分区Q1,环境科学(7/55),工程环境(19/275)。
图源: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图 | 网友投稿评价
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IF=8.2),创刊于2016年,2017年开始被收录。该期刊影响因子从2017年2.683 涨至 2022年8.2,呈平稳上升趋势。在中科院分区中为工程技术大类1区;JCR分区中,在29本细胞与组织工程期刊中位列第3,分区Q1。审稿到决定平均需要16天。
图源: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总结了部分网友分享的涨分或升区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ia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Cell Discovery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
Heliyon
Obesit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最后祝大家投稿都能遇到心软编辑和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