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金花是清末民初有名的人物,原名赵彩云,她出身低微,幼年被卖“花船”,15年嫁给了48岁的清末外交官洪钧,改名“洪梦鸾”,因丈夫的缘故,赛金花接触到了不少的名人,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同时学习了德语。
1887年,清政府派洪钧出使德、俄、荷、奥四国,洪钧的原配是个思想十分传统的女子,她害怕华洋异服,便让赛金花以公使夫人的名义陪同洪钧出使四国,赛金花因此受到过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皇后奥古斯塔·维多利亚的接见,还认识了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光绪十九年,洪钧病逝,赛金花在洪家无立身之地,从而离开了洪家,笔笔笔笔笔到了上海,因曾是洪钧的妻子,世人称其为状元夫人和公使夫人,后被称为花榜状元,在上海十分有名,1898年,苏州状元陆润庠不满赛金花的作为,并串通上海知府,使得赛金花离开了上海,到了天津,住进了戏班子里。
次年,赛金花到了北京,结识了巨商卢玉舫、京剧票友孙作舟等人,后又回到天津,但因为庚子事变,天津闹义和团,赛金花不得不逃亡北京,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在北京无恶不作,清朝廷对此无能为力,受苦的还是手无寸铁的无辜老百姓。
赛金花因曾与德国人认识,在乱世中获得了一块安详之地,但她对北京老百姓们的遭遇心有不忍,并只身一人到了德国军营,找到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了一句话:“德军这样烧杀抢掠的行为,是不符合德国人的礼仪的。”
瓦德西和赛金花的结交破好,也细思了赛金花的话,便停止了烧杀抢掠,赛金花一话挽救了北京十几万人的生命,北京人对赛金花十分感激,便称赛金花为:“议和人臣赛二爷”,“赛二爷”一称是因为赛金花曾与卢玉舫结拜,排行老二,便有了此称。
我国近代著名作家林语堂《京华烟云》中对此评价:“北京总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规模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中,这有赖于名妓赛金花的福荫。”
1911年,赛金花嫁给了沪宁铁路段稽查曹瑞忠,次年曹瑞忠去世,赛金花便离开了曹家,又过了两年,赛金花与厅长魏斯炅相识,1918年,两人在上海正式结婚,不过这段婚姻也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婚后第3年,魏斯炅便因病去世。
赛金花又离开了魏家,她一生在寻求自己的安生之地,但每处都是短暂的停驻,不过因为赛金花做出的贡献,晚年虽过得穷困潦倒,但却受到了许多人的接济,1936年,赛金花在北京病逝。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赛金花葬在了陶然亭“香冢”旁,据说墓碑还是著名书画家齐白石为其所题,陶然亭还有三块石刻,即彩云图、前彩云曲和彩云后曲记载了赛金花的生平,其中彩云图是著名书画家张大千为赛金花画的画像,按照普遍人的认知,赛金花的身份是上不了台面的,但因她非凡的举止,人们又将她记在了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