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
惠州市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对
《惠州空港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空港规划》)
进行公示
根据规划——
● 2028年将完成惠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的目标;
● 第二跑道的选址基本明确;
● 形成“一区两轴四组团”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
● 将惠州空港经济区建设成为“湾东高质量航空城”,与深圳宝安机场形成“一主一辅,错位发展”格局,主动承担河源、汕尾、深汕、深圳东部、东莞东部等区域航空出行需求。
《空港规划》提到,建设惠州空港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以机场交通中心为基础,将深杭高铁(深河高铁,规划预留)、深惠城际、城市轨道3号线引入交通中心。
同时透露了深惠城际(沥林北站至惠州机场)的途径站点:仲恺西站、 镇隆站、惠州南站、淡水谷河站。
···
承担深圳东部等区域航空出行需求
与宝安机场形成互补
规划显示,将依托惠州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定位,将惠州空港经济区建设成为“湾东高质量航空城”,打造“国家临空经济标杆、湾东综合枢纽门户、惠州产业发展新引擎”。
规划范围
规划面积约为80.2平方公里,以机场周边半径10公里划定,北至广龙高速,东至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西至平潭镇镇界(筷子堤河),南至西枝江。 其中,涉及惠阳区52.2平方公里、惠东县26.7 平方公里、惠城区 1.3 平方公里。
战略定位
在关于惠州机场湾东综合枢纽门户定位要求上,主动承担河源、汕尾、深汕、深圳东部、东莞东部等区域航空出行需求。与深圳宝安机场形成“一主一辅,错位发展”格局,承接国内支线、航空货运等外溢资源,强化惠州机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的区域枢纽机场地位。
···
惠州空港经济区将形成
“一区两轴四组团”发展格局
空港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以“机场枢纽错位联动、建立空港枢纽平台、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布局思路,形成“一区两轴四组团”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
一区是以机场为中心,集中发展航空维修、航空物流、保税物流等航空核心产业功能的区域,是空港经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两轴是产业联动轴和城市发展轴。产业联动轴以“平横大道+Z5快速路”串联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疗及航空相关产业,形成跨行业相互促进的产业联动发展轴线。城市发展轴以“惠州大道+机场联络线”串联产城融合组团、智能制造组团及机场核心功能,形成促进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的产城融合发展轴线。
四组团是新一代电子信息组团、产城融合组团、高端制造组团、预留拓展组团。
惠州在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中提到,惠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是在现状跑道南侧345米处建设一条与现状跑道平行长度为3200米的新跑道,配套相应的滑行道系统,飞行区等级为4E;建设满足1100万旅客使用的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配套楼前高架系统、交通中心;建设服务1100万旅客所需要的配套设施(办公、生产保障、市政配套等),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建设约40个机位的停机坪等。
建设时间
《空港规划》明确了空港经济区的建设时间表——
● 至2028年
完成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空港物流、航空服务、电子信息等临空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建成空港物流枢纽。
● 到2035年
机场交通中心形成集机场、城际、城市轨道、城市道路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建成空港物流枢纽,惠州机场综合保税区成功挂牌。
● 到2050年
全面建成以临空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临空产业体系和以惠州机场为核心的湾区东部门户枢纽,建设成为湾东高质量航空城。
···
建设惠州空港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
引入深杭高铁、深惠城际
空港经济区离不开完善的交通体系。《空港规划》提出,打造惠州空港经济区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国家铁路、城际线、城市地铁等交通要素集聚在机场周边。规划构建以高快速、主干道为骨架,次支路为补充的一体化路网体系。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1km、快速路里程8km、主干道里程57km、次干道里程80km。
《空港规划》提出,建设惠州空港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衔接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以机场交通中心为基础,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和便捷换乘体系。将深杭高铁(深河高铁,规划预留)、深惠城际、城市轨道3号线引入交通中心,采用地下敷设方式,预留地下发展空间。预留地下地上联系空间,组织地面车行交通、慢行交通流线,形成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
同时,加强货运通道建设,促进河源、汕尾客货流通过惠州机场进行集散。加快推进机场高速、G324改线、机场联络线、平横大道等重要干线通道建设,提升机场辐射能力。
看完推文后
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奥一新闻综合自南方都市报、惠州发布
编辑:林紫雯
阅读推荐
——END——
一诉即应、一办到底
奥一网“接诉即办”全新平台上线
这样做能找到“接诉即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