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雅趣
创始人
2024-01-31 21:42:12
0次
学习古人雅趣,为今日生活增添情趣。
目录
曲水流觞
九月九日重阳节赏菊
中秋赏月
一、曲水流觞

- 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 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úxì)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
- “曲水流觞” 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欢庆和娱乐,二是祈福免灾。
- 《兰亭集序》:东晋时,王羲之等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 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王羲之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二、九月九日重阳节赏菊

-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 晋朝陶渊明: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唐代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三、中秋赏月
-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 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 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
- 中秋节的习俗共同之处不外乎:祭月、赏月、观花灯、吃月饼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