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是指一种操作框架,目的是为了将部署在COTS硬件上的、在虚拟基础架构中的VNF软件设备编排和自动化起来,然后进行VNF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NFV依赖SDN(软件定义网络)原理,把网络操作分成用户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和编排(MANO)平面。
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和Linux基金会(LF)都在积极地开发和培育NFV框架的参考架构和标准体系。ETSI管理下的OSM(Open Source MANO)和LF管理下的ONAP(Open Network Automation Platform)是目前由服务运营商和网络厂商们所支持的、最重要的开源NFV项目。
在ETSI NFV架构中,NFV MANO提供核心操作功能,并由四个部分组成:NFV编排器(VNF Orchestrator)、VNF管理器(VNF Manager)、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器(VI Manager,Virtualized Infrastructure Manager)以及这些功能模块与其他操作系统之间的互通。
在LF NFV架构中,ONAP包含所有由ETSI NFV框架指定的MANO层功能。此外,它还提供一种网络服务的设计框架以及故障、配置、计帐、性能和安全功能(FCAPS)。
下图说明了ETSI NFV框架中VNF和NFV的关系。
在ETSI NFV框架下,NFV编排器、VNF管理器和VI管理器提供了主要的NFV MANO功能。NFV MANO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职责,为服务提供商们带来相应的好处,譬如快速的业务创新、弹性的网络功能部署、提升的资源利用率、资本性支出和运营成本的降低;
与操作系统、OSS/BSS系统的交互;在网络服务中编排VNF,在虚拟资源上部署和运营VNF和网络服务实例,并对VNF和网络服务实例进行生命周期管理;与网元管理(EM)进行交互,从而管理其逻辑功能,并确保VNF服务包括VNF故障、配置、计帐、性能和安全功能(FCAPS);与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设施(NFVI)交互,从而在VNF部署的地方,实现分配、管理和编排虚拟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
通常情况下,服务提供商希望通过单个通用平台上运行的虚拟网络功能(VNF)替换专用设备,从而简化用户现场部署,如下图所示。为了获得最大的灵活性,uCPE应该利用纯粹的通用服务器架构,而不需要专有扩展或专用的硬件协助。
uCPE提供了通过使用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将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技术一直延伸到电信网络接入部分来实现这一愿景的途径。
以下是理想的uCPE的特性:
(免费订阅,永久学习)学习地址: Dpdk/网络协议栈/vpp/OvS/DDos/NFV/虚拟化/高性能专家-学习视频教程-腾讯课堂
更多DPDK相关学习资料有需要的可以自行报名学习,免费订阅,永久学习,或点击这里加qun免费
领取,关注我持续更新哦! !
VNF(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通常是指路由器、防火墙、负载均衡等网络设备的软件化。大多数时候,VNF是作为虚机被部署在基于Linux命令行KVM虚拟机上,或者部署在基于VMware vSphere hypervisor的商用现成(COTS)的硬件上。
COTS即Commercial Off-The-Shelf 翻译为“商用现成品或技术”或者“商用货架产品”,指可以采购到的具有开放式标准定义的接口的软件或硬件产品,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
MANO(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提供了NFV的整体管理和编排,向上接入OSS/BSS,由NFVO(NFV Orchestrator)、VNFM(VNF Manager)以及VIM(Virtualised infrastructure manager)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器三者共同组成。Orchestration,本意是管弦乐团,在NFV架构中,凡是带’O’的组件都有一定的编排作用,各个VNF、PNF、及其它各类资源只有合理编排下,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整个系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43664928
上一篇:数据结构:二叉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