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SB 2.0
1)USB type A和USB type B的电气特性
线序有 VBUS(5V)、 D-、 D+、GND。 由于USB 采用差分信号来传输数据,因此有 D-和 D+两根差分信号线。其中VBUS和GND 这两个触点比较长,D-和 D+这两个触点比较短,所以当插入USB 的时候会先供电,然后再接通数据线。拔出的时候先断开数据线,然后再断开电源线。
2)Mini USB和Micro USB的电气特性
而Mini USB和Micro USB有 5 个触点,线序从左往右依次是VCC(5V)、 D-、D+、ID、GND。可以看出mini USB和micro USB在usb2.0 基础上引入了第五根线:ID线
3)USB OTG接口(可以做 HOST 又可以做 DEVICE)
USB 分为 HOST(主机)和从机(或 DEVICE),有些设备可能有时候需要做HOST,有时候又需要做 DEVICE,若配两个 USB 口当然可以实现,但是太浪费资源了,如果一个 USB 接口既可以做 HOST 又可以做 DEVICE 那就太好了,使用起来就方便很多;为此, USB OTG 应运而生。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 USB OTG接口如何知道应该工作在 HOST 还是 DEVICE呢?ID检测线用于OTG功能(ID 线的高低电平表示 USB 口工作在 HOST 还是 DEVICE 模式)
ID=1: OTG 设备工作在从机模式。
ID=0: OTG 设备工作在主机模式。
一般情况下芯片集成的USB控制器都支持OTG功能,对外提供USB OTG接口(连接到了usb控制器上),供Mini USB 或 Micro USB 等这些带有ID线接口插入使用。
如果只有一个 Mini USB接口(或者 Micro USB接口)的话,如果要使用 OTG 的主机模式,那么就需要一根 OTG 线。比如Mini USB 的 OTG 线如图下所示:可以看出, Mini USB OTG 线一头是 USB A 插座,一头是 Mini USB 插头,将 Mini USB 插头插入机器的 Mini USB OTG接口上,需要连接的 USB 设备插到另一端的 USB A 插座上,比如 U 盘啥的。 USB OTG 线会将 ID 线拉低,这样机器就知道自己要做为一个主机,用来连接外部的从机设备(U 盘)。
二、USB Type C中主从设备区分
USB3.2 Gen2x2之前大部分设备的接口还是使用的是TYPE-A,TYPE-B等接口,这类接口从外观上来看,也很容易区分出那个是主设备,那些是从设备。
而在USB3.2 Gen2x2之后USB的接口只能使用TYPE-C接口,这类接口在设备端和主机端的接口是一样的,所以必须使用TYPE-C线缆进行连接,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人很难区分那个是主机,那个是设备。
下面的前三个从左到右分别是USB2.0的LowSpeed/FullSpeed/HiSpeed(原名分别为USB1.0/USB1.1/USB2.0),中间三个从左到右分别是USB3.2的Gen1/Gen2x1/Gen2x2(原名分别为USB3.0/USB3.1/USB3.2),最后一个是USB4.0。
那么如何区分type C的主从设备呢?https://www.usbzh.com/article/detail-724.html
上一篇:vue基础面试题da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