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针对软件的基本单元(如:类、函数)所做的测试。
集成测试:将软件代码单元集成起来后,以组件、模块和子系统为单位进行的测试,主要测试接口间的交互关系。也称组件测试,子系统测试等。
CI/CD流水线总共包含三个阶段: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持续部署。我整合了CSDN其他博主写的博客,在结合我的工作经验,具体的理解整理后如下:
持续集成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指的是团队成员频繁的将代码集成到主干分支的过程。一般每人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可以多次。每次集成经过自动构建、自动(单元)测试,以尽快检测出集成错误,确认是否正确将新代码和原有代码集成在一起。
确保新增的代码能够与原先代码正确的集成,快速的提供一个可供测试的新版本(在测试环境中成功部署,软件可运行并且基本功能可用)。
1、持续集成频繁的集成可以把复杂的代码逻辑切割成小块,每完成一点更新,就集成到主干,这样可以快速发现错误,定位错误;
2、节省人力成本,通过Jenkins自动构建和自动测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加快软件开发进度,从而可以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去
3、更细致的工作(代码)提交意味着可以更容易的判断当前的工作进度,开发流程变得易于管控。
持续交付是一种能够使得软件在较短的周期中可靠地发布的软件工程方法,最终是通过手动部署到生产环境。指的是在持续集成的基础上,增加了test、staging、production 三个环节。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PM在测试环境和预发布环境对最终要部署的项目进行全面且多轮的验证。
拥有一个满足用户预期和质量要求的可随时部署到生产环境的代码库(新版本),确保新增的代码在生产环境中是可用的。
持续部署同样也是一种软件工程方法,通过自动化部署的方式将软件功能频繁的进行交付。
持续部署的目标和持续交付是一致的,但实现方式上与持续交付的不同,最后部署到生产环境的过程是通过自动的方式实现的,所以说持续部署是持续交付的最高阶段。
在持续部署下,开发同学只需提交代码,如果代码通过测试,可以全自动的部署到生产环境,所以持续部署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都得依赖精心设计的测试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