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s,现代计算机的雏形基本出现。1956年IBM发布了第一个的磁盘驱动器--Model 305 RAMAC,从此数据存储进入磁盘时代。在这个阶段,数据管理直接通过文件系统来实现。
1960s,传统的文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应运而生。
DBMS:按照某种数据模型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所以通常按照数据模型的特点将传统数据库系统分成网状数据库、层次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三类。
网状数据库所基于的网状数据模型建立的数据之间的联系,能反映现实世界中信息的关联,是许多空间对象的自然表达形式。
1964年,世界上第一个数据库系统——集成数据存储(Ilntegrated Data Storage , lDS)诞生于通用电气公司。IDS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状数据库,奠定了数据库发展的基础,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1970s网状数据库系统十分流行,在数据库系统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
1970年,IBM的研究员E.E.Codd博士发表了一篇名为'A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的论文,提出了关系模型的概念,奠定了关系模型的理论基础。1979年Oracle首次将关系型数据库商业化,后续DB2,SAP Sysbase ASE, and nformix等知名数据库产品也纷纷面世。
基于规则的优化:
基于代价的优化:
火山模型:
向量化:
编译执行:
上一篇:C++构造和析构
下一篇: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