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
INSERT [INTO] table_name
[(column [, column] ...)]
VALUES (value_list) [, (value_list)] ...value_list: value, [, value] ...
这个操作很像unordered_map中的operator[ ]
由于主键或者唯一键对应的值已经存在而导致插入失败。
可以选择性的进行同步更新操作语法:
INSERT ...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column = value [, column = value] ...
如果有,则更新:
2行被影响的意思:第一冲突了,就和这一行有影响,第二更新了,这就是第二次影响。(冲突了且修改了就是2行被影响)
如果没有,就新插入:
这里新插入就是1行受到影响。
可以通过MySQL函数获取受到影响的数据行数:
主键 或者 唯一键 没有冲突,则直接插入。
主键 或者 唯一键 如果冲突,则删除后再插入。
1 row affected: 表中没有冲突数据,数据被插入
2 row affected: 表中有冲突数据,删除整行后重新插入
语法:
SELECT
[DISTINCT] {* | {column [, column]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ORDER BY column [ASC | DESC], ...]
LIMIT ...
建表:
预插入数据:
通常情况下不建议使用 *
进行全列查询
根据的查询的字段顺序,来显示查询结果:
表达式不包含字段:
表达式包含一个字段:
表达式包含多个字段:
语法:
SELECT column [AS] alias_name [...] FROM table_name;
比较运算符:
运算符 | 说明 |
---|---|
>, >=, <, <= | 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 |
= | 等于,NULL 不安全 ,例如 NULL = NULL 的结果是 NULL |
<=> | 等于,NULL 安全 ,例如 NULL <=> NULL 的结果是 TRUE(1) |
!=, <> | 不等于 |
BETWEEN a0 AND a1 | 范围匹配,[a0, a1],如果 a0 <= value <= a1,返回 TRUE(1) |
IN (option, …) | 如果是 option 中的任意一个,返回 TRUE(1) |
IS NULL | 是 NULL |
IS NOT NULL | 不是 NULL |
LIKE | 模糊匹配。% 表示任意多个(包括 0 个)任意字符;_ 表示任意一个字符 |
逻辑运算符:
运算符 | 说明 |
---|---|
AND | 多个条件必须都为 TRUE(1),结果才是 TRUE(1) |
OR | 任意一个条件为 TRUE(1), 结果为 TRUE(1) |
NOT | 条件为true(1),结果为false(0) |
不建议使用 =
、<=>
查询NULL字段,而是使用 IS NULL
、IS NOT NULL
:
范围查找:
in条件查询:
like条件查询:
%
匹配任意多个(包括 0 个)任意字符,也可以是汉字;_
匹配严格的一个任意字符。
where条件中比较运算符两侧都是字段:
where条件中使用表达式,别名不能用在where条件中:
两个字句是有先后执行顺序的:
1、按照条件把数据筛选出来。
2、按照要求,计算数据。
所以where字句中的内容要在你select表达式之前执行!也就是说,起别名是在筛选之后,所以不起作用了。
为什么order by可以使用别名?
你要排序,是不是你的数据已经根据条件已经将数据全部筛选完了!
——排序本质是计算吗? 是的
所以要有一个对于mysql各个子句的执行顺序,有一定的刻意练习!
AND 与 NOT 的使用:
综合性查询:
孙某同学,否则要求总成绩 > 200 并且 语文成绩 < 数学成绩 并且 英语成绩 > 80
NULL的查询:
不建议使用符号,而是直接使用 is null
或者is not null
ascend
升序——默认
descend
降序
语法: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ORDER BY column [ASC|DESC], [...];
注意:没有 ORDER BY 子句的查询,返回的顺序是未定义的,永远不要依赖这个顺序。
NULL 视为比任何值都小,升序出现在最上面;
NULL 视为比任何值都小,降序出现在最下面:
多字段排序,排序优先级随书写顺序
eg:查询同学各门成绩,依次按 数学降序,英语升序,语文升序的方式显示
ORDER BY 中可以使用表达式和别名:
语法:
-- 起始下标为 0
-- 从 0 开始,筛选 n 条结果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ORDER BY ...] LIMIT n;
-- 从 s 开始,筛选 n 条结果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ORDER BY ...] LIMIT s, n;
-- 从 s 开始,筛选 n 条结果,比第二种用法更明确,建议使用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ORDER BY ...] LIMIT n OFFSET s;
语法:
UPDATE table_name SET column = expr [, column = expr ...]
[WHERE ...] [ORDER BY ...] [LIMIT ...]
对于查询到的结果进行列值更新
语法:
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 [ORDER BY ...] [LIMIT ...]
注意:删除整张表中的数据(不是drop table)要慎用!
表结构中天然维护了自增记录:
清空数据:
再次插入一条数据,在原来id上继续增长:
语法:
TRUNCATE [TABLE] table_name
注意:这个操作慎用!
AUTO_INCREMENT
项。
再次插入数据,查看,id从1开始了:
区别还有 日志 :承担很大的功能要求
delete清空会更新日志,而truncate清空是不更新日志的。(了解知道即可)
把一个表里的数据查询出来,再插入到另一个表中!
语法:
INSERT INTO table_name [(column [, column ...])] SELECT ...
案例:删除表中的的重复的记录,重复的数据只能溜有一份。
创建数据源表,并且插入一定的重复数据:
创建一个备份表,将不重复的数据插入即可:
通过重命名表,实现原子的去重操作:
函数 | 说明 |
---|---|
COUNT([DISTINCT] expr) |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数量 |
SUM([DISTINCT] expr) |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总和,不是数字没有意义 |
AVG([DISTINCT] expr) |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平均值,不是数字没有意义 |
MAX([DISTINCT] expr) |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最大值,不是数字没有意义 |
MIN([DISTINCT] expr) |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最小值,不是数字没有意义 |
可以对结果取别名,其中*
做统计不受NULL影响。
NULL不会计入结果,空会计入结果。
COUNT(math) 统计的是全部成绩
COUNT(DISTINCT math) 统计的是去重成绩数量
以前是横向统计,现在是纵向统计:
这样也行:
在select中使用group by 子句可以对指定列进行分组查询
语法:
select column1, column2, .. from table group by column;
案例:
先在MySQL中导入sql文件:
mysql> source ./MySQL/scott_data.sql;
查看各个表:
上述语句为什么要报错?
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执行次序是不同的!where是过滤表中数据的,having是过滤分组数据的,where要起效果只要有数据即可,但是having要起效果是要先分组的!可是分组又必须要先把数据拿全了才能分组。
这就意味着where和having是不冲突的!where是在数据分组前进行过滤,而having是在数据分组后进行过滤。
总结:他们两个唯一的差别就是:where过滤行,而having过滤分组。
目前所接触的where都是可以用having子句来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