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评级工作即将启动,笔者认为479家聚合支付机构也在关心本机构要不要进行评级并希望了解聚合支付评级要求、评级对机构有何意义和影响、目前聚合支付评级情况及如何开展评级工作。为此,基于笔者最近作为两家聚合支付机构常年顾问,在重新备案申请、评级及制定内控合规制度的服务经验,对聚合支付评级要求和评级情况进行了梳理,与业界同仁分享如下:
外包机构评级是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范,指导与外包机构有合作关系的收单机构对外包机构基本状况、财务状况、服务水平、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的资质和能力进行评价打分,并由协会结合外包机构备案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确定该外包机构的综合评分及评级等级,协会可根据外包机构风险状况动态调整评级等级。
外包机构评级分为A(A+、A-)、B(B+、B-)、C(C+、C-)、D、E共5类8级:
A类:综合评分为90(含90分)-TOO分,外包机构业务经营合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健全,风险管理能力强,履约情况非常好;其中,95分(含)以上为A+,95分以下为A-;
B类:综合评分为80(含80分)-90分,外包机构业务经营合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较为健全,风险管理能力较强,履约情况较好;其中,85分(含)以上为B+,85分以下为B-;
C类:综合评分为70(含70分)-80分,外包机构业务经营较为合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履约情况一般;其中,75分(含)以上为C+,75分以下为C-;
D类:综合评分为60(含60分)-70分,外包机构业务经营基本合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基本可控,履约情况较差;
(五)E类:综合评分为60分以下,外包机构业务经营不合规,未建立业务管理制度,风险管理能力差,整体风险高,履约情况非常差。
协会自2017年启动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评级工作机制,已连续4年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评级等级,为外包机构提供了较为公允的行业评价,提高了收单外包服务市场透明度,有效促进了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通过协会评级信息共享方式,展现了外包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履约情况等信息,增加了信息透明度,方便了收单机构对外包机构的遴选及对存量外包机构的管理,可及时淘汰劣变或综合资质较差机构。同时,符合“收单机构应将外包机构评级等级纳入合作外包机构遴选标准,择优开展合作”的政策要。
因此,评级较高的机构更易获得商业银行的认可及合作机会。目前工、农、中、建等大行基本上要求其合作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评级需达到B-级(含)以上。而笔者本次服务聚合支付机构评级为C+.希望提升至B-(含)以上,以争取更多和银行的合作机会。
政策要求对于评级等级为D类和E类的外包机构,收单机构应在确保商户服务延续性的前提下,进行综合考量并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对于本年度评级等级为E类的外包机构,尚未开展业务合作的,收单机构应综合考量外包机构风险程度以及自身风险偏好等审慎决定是否与其开展合作;已经开展业务合作的,收单机构应强化对该外包机构及其所服务特约商户的风险管控,并于合作协议到期时审慎决定是否与该外包机构继续开展业务合作。该要求评级等级为D类和E类的外包机构将逐步退出市场,同时,评级等级较高的机构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2020年度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评级等级。显示本次评级工作共有包括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内的133家收单机构对8926家外包机构进行了评分,参评外包机构数量较上一年度增长36.05%,评级等级在C级及以上的外包机构共计5845家,占比65.48%。
截至2022年10月末,共备案聚合支付机构为479家,其评级情况如下:
从上图中看出:
本次评级对象主要为2021年11月末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收单外包登记系统进行登记的机构,经统计机构数量为414家,参与评级机构为197家,占比48%,而应未参与评级的机构为217家,占比为52%。
下图显示,B级(含)以上为56家,约在28%,D/E级别为21家,约在11%, C级为120家,约在61%。
由此看出大部分机构集中在C级,而B级(含)以上机构偏少,说明外包机构需强化业务合规经营,完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健全,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履约情况,进一步提升评级等级。
评级对象为中国境内从事收单(含为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收单服务)外包业务的收单外包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外包机构)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外包机构分支机构评分按照一定权重纳入总公司评分,外包机构总公司备案情况按照一定权重纳入外包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评分。
收单外包机构评分打分主体为合作收单机构,同时,政策要求收单机构按照评级计划要求,及时通过信息收集或现场检查,综合考量外包机构的经营规模、财务状况、业务情况、风险情况、创新业务等相关内容,真实准确地对合作外包机构进行直接评分,并通过系统提交协会。
外包机构的评分分为直接评分和综合评分。直接评分和综合评分满分均为100分。
直接评分是指某一收单机构依据本指引确定的评分标准对合作外包机构评定的分数;由客观评分、主观评分组成。外包机构直接评分为客观评分、主观评分加总得分。
外包机构备案情况得分根据《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由系统自动评定。
此项得分依据公司备案信息审核之后的填报情况进行评分,包括填报信息及上传证明材料的完整度、填报信息与关联信息的匹配度以及备案填报工作评价,并按照一定比例折算后纳入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评级综合评分。 其中,备案信息完整度主要包括必填信息及证明材料的完整度和选填信息及证明材料的完整度,进一步完善选填信息及证明材料将有助于提升完整度得分。
备案信息匹配度主要包括合作机构信息匹配情况、业务合作内容匹配情况、合作外包业务地域匹配情况、从业人员归属关系等指标。
备案填报工作评价通过调取系统评分审核日志,统计因填报信息、上传材料错误被退回的次数,按照一定分值比例折算后纳入得分。
据了解机构该项得分基本上在60分左右,本次俺服务的几家机构在57分、58分、59分,未及格。
综合评分是指协会在同一家外包机构所有直接评分的基础上按照如下确定的方法进行汇总分析后得到的评分。
总公司综合评分=80%*[70%*所有针对该外包机构总公司的直接评分的算术平均值+30%*所有分公司直接评分的算术平均值]+20%*总公司的备案评分。
分公司综合评分=80%*分公司直接评分的算术平均值+20%*该外包机构总公司的备案评分
其中,对于所有分公司均不在计算之列或没有分公司的外包机构,总公司综合评分为所有针对总公司的直接评分的算术平均值和外包机构备案情况得分的加权平均值;对于总公司无直接评分的外包机构,总公司综合评分为针对其所有分公司综合评分的算术平均值和外包机构备案情况得分的加权平均值;
外包机构综合评分由系统自动根据收单机构直接评分结果计算。评级办公室根据综合评分,并结合监管机构、举报奖励办公室等各方意见和提供信息确定外包机构的初评等级,并通过系统进行公示。
政策要求外包机构应按照协会评级工作要求配合合作收单机构提供评级信息和证明材料,并在每年评级计划开始前通过备案系统报送评级信息及辅助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指标信息、业务合作信息以及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等。业务合作信息根据外包机构已备案的业务类型进行填报。
目前,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尤其聚会支付机构作为中国支付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重要,与此同时,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评级指标可增强外包机构透明度,反应外包机构整理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评级工作也是自律要求重要抓手。而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参加评级的聚合支付评级普遍偏低,基于最近服务的两家机构评级情况认为,目前评级情况并未反应聚合支付机构发展真实情况,究其原因,一是聚合支付机构领导并未认识到评级的重要性,二是并未进行认真对待和进行相应准备。针对想提升评级指标的机构,基于服务经验,建议如下:
如有关心聚合支付备案/重新备案及评级工作、请致发布者孟凡富18515359890.
该文首发于移动支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