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我们聊聊大量同学问我的一个问题,面试的时候被问到一个让人特别手足无措的问题:你的系统如何支撑高并发?
大多数同学被问到这个问题压根儿没什么思路去回答,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其实本质就是没经历过一些真正有高并发系统的锤炼罢了。
因为没有过相关的项目经历,所以就没法从真实的自身体会和经验中提炼出一套回答,然后系统的阐述出来自己复杂过的系统如何支撑高并发的。
当然这里首先说清楚一个前提:高并发系统各不相同。比如每秒百万并发的中间件系统、每日百亿请求的网关系统、瞬时每秒几十万请求的秒杀大促系统。
他们在应对高并发的时候,因为系统各自自身特点的不同,所以应对架构都是不一样的。
另外,比如电商平台中的订单系统、商品系统、库存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架构设计也是不同的,因为背后的业务场景什么的都不一样。
所以,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回答这类问题的思路,不涉及任何复杂架构设计,让你不至于在面试中被问到这个问题时,跟面试官大眼瞪小眼。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系统的设计也是如此。不同量级的系统有不同的痛点,也就有不同的架构设计的侧重点。如果都按照百万、千万并发来设计系统,电商一律向淘宝看齐,IM 全都学习微信和 QQ,那么这些系统的命运一定是灭亡。那么怎么学习呢?
我花了90天的时间整理出这份文档,我想结合自己的高并发项目经验,系统性地总结下高并发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实践思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本文档共分为7个大的模块,为了不影响阅读,在这以截图形式展示目录与部分内容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一部分目录:
面试现场第一期:当问到组件实现原理时,面试官是在刁难你吗?
NoSQL:在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和NoSQL如何做到互补?
CDN:静态资源如何加速?
面试现场第二期:当问到项目经历时,面试官究竟想要了解什么?
Service Mesh:如何屏蔽服务化系统的服务治理细节?
面试现场第三期:你要如何准备一场技术面试呢?
信息流设计(二) :通用信息流系统的拉模式要如何做?